《商务周刊》:但30%-40%的潜在回报率,如何才能变为现实呢?
赫克曼:必须为这些潜在的回报变成真正的回报创造条件。关键的问题是,首先,放开劳动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障碍,让教育的高回报真正体现出来,让人们愿意投资教育。其次,改革教育市场,对所有形式的资本开放竞争,创造融资的条件,让人们不但愿意、而且可以投资教育。中国已经有一些资金投资于教育领域,也有一批私营学校,但这些都需要大大加速。教育的各个领域,包括大学都可以引入各种形式的资金进入竞争,从而促进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发展教育融资市场,使得人们不至于由于流动性约束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商务周刊》: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赫克曼:刺激教育投资的一个可能的方法是补贴,但政府资源有限,而且有大量其他问题需要解决,大量补贴肯定无法持续。
由于中国大多数省份公共教育体系投入水平很低,政府应该为市场力量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中国政府需要考虑并调整投资以及一系列其他政策。其一,用更为平衡的投资组合政策来提高经济增长率,并减低不平等;其二,如上所说,开放和改革劳动力市场、发展人力资本和教育的借贷市场、减少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政府可以在很低的成本上培育人力资本;其三,政府绝不是教育资源的惟一途径,现在私人部门的教育融资非常激动人心。只要政府取消对私人部门投资教育的种种限制,多种形式的教育投资将会涌入这个高回报的领域。依靠私人部门的融资将很大程度提高人力资本形成的未来收益,而又不需要增加税收负担。
《商务周刊》:有人认为,开放劳动力市场可能在短期增加收入的不平等,因为年轻、有能力的人受益更大,现在这个问题在中国引起很大的关注。您如何看待?
赫克曼:这个问题是个过渡性的。短期而言,这可能增加不平等,但长期而言,这为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激励。当社会人口教育程度更高、教育投资在整个社会扩展,社会各阶层都能分享其好处,不平等程度会逐渐降低。当前,鼓励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培育区域间自由流动有助于缓解不平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