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周刊》:作为一个因为研究美国主流经济学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您为何对中国的教育问题如此感兴趣?
赫克曼:因为中国的教育问题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我一直对人力资本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极为关键的因素,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问题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中国虽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但总体上仍然比较穷,研究这个问题更有迫切性。长期以来,中国的投资集中在城市以及沿海地区,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投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而实物资本投资相对过剩得多。这种不平衡的投资战略,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掘自身的潜力。
《商务周刊》:关于中国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看法一直就有,直观上也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但应该根据什么样的客观标准来判断,到底多少才算不足?
赫克曼: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很明显的。
在中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整个社会教育支出的绝大部分,在整个1990年代,中国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3%,而在实物上的投资却大约占到GDP的30%.相比之下,美国教育投资和实物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是5.4%和17%。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也是低于平均水平。
近年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量有所上升,但相对水平的国际比较只降不升。2002年,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3%,但实物投资占GDP的比重更上升到45%!在中国,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比其他大多数国家都要高得多。
在一个有效的投资市场中,应该是各种形式、各个地区的投资回报率都是一样的,否则资本会从低回报的地方流向高回报的地方。如果实物资本的投资回报远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回报,那么这种不平衡是合理的。但是,实际上中国人力资本的潜在投资回报率不但远远高于实物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也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回报率。只是中国存在很大的政策扭曲,使得这种潜在回报率无法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