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八大热点

   2024-02-18 互联网1170


  国资委2004年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由基薪、绩效薪金和中长期激励单元构成。而不同的高管薪酬调查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企业总经理与员工平均收入差距拉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间差距拉大”。

  点评:关键职位和关键人才的薪酬在不断提升,既体现了关键职位和关键人才对企业的价值,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公务员收入的改革,开始改变公务员整体薪酬水平长期偏低的现象,增强公务员薪酬的市场竞争力。中国试图告别品位分类的对人管理的模式,而引入职位分类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预示着中国公务员的职位定价将开始取代身份工资制度。

  中国企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化用人机制正大力推进,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有企业向关键岗位倾斜渐呈趋势。企业高管薪酬制定的市场驱动明显,市场既提高了高管薪酬的整体水平,也加大了高管之间的内部差距。国内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已经出现与国际接轨的现象,部分行业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准。工资作为劳动力价格的信号,表明中国目前人才市场上职业经理人队伍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6.工作压力:“过劳死”与压力管理

  生命的终结引发了“过劳死”的问题。2004年3月4日,52岁的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逝世;4月8日,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在跑步机上突然辞世;11月7日,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肠癌病逝。2004年,某杂志对252位活跃在中国商界的企业家的调查结果显示: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财富》中文版联合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对1576名高级管理人员所做的调查显示,近70%的高级管理人员感觉自己当前承受的压力较大,其中21%的人认为自己压力极大。

  点评: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不规范,需要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在各种关系中周旋,企业家成为“起夜”家。对民营企业家来说,企业内部管理缺乏制度化,事事做主,压力过大。压力管理、解决工作压力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