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业有压力管理吗?

   2023-08-21 互联网2520


  让EAP走进中国企业

  ‘压力导致的疾病估计每年会使英国的经济损失是8000万个工作日,每年的代价要高达70亿英镑。’

  面对日益严重的中国经理人压力遭遇,我们不可否认“压力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日程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EAP对我国的企业来说,还是个新名词。对此,本报专门采访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凌文辁。凌文辁认为EAP倡导的是企业“以人为本”的员工关怀,应尽快被中国企业引入,以解决经理人的压力困惑。

  EAP在国内不“得宠”

  EAP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一种体现,西方倡导已久,它是企业领导对员工心理重视的反映。而在我国,现今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第一”,在对员工心理的重视方面还远远不够。凌教授认为,要真正做到为员工着想,其实除了经济利益、福利待遇等等,还应考虑职工生涯的规划、职工心理状态的健康等等。凌教授表示,目前来说,外企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国企由于体制改革,正在为生存而挣扎,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去关注这一问题;而民企也没有把它提到日程上来。

  凌教授表示,目前,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成立了一些专业的EAP服务机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EAP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只有一些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等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以及少数国内知名大企业实施了EAP项目。虽然有些企业已经在做,但也仅局限于心理咨询,并没有把它作为企业应该注意的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来看。其实,工作压力或心理压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凌教授还表示,目前就业市场人才供大于求也是企业对这一问题不加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凌教授回顾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已经提出类似EAP的一种模式,但当时的国情造成的后果是推广不了。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入中国,企业里的政工部改称“人力资源部”,说到底也还只是人事方面的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已有一些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达到一定水平、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开始重视把EAP引进企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