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2023-04-12 互联网4090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经验,又要注意吸收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既要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又要把握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超越我国社会政治现实。为此,在实施改革方案、推进改革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不断地统一思想认识。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重要指示精神,领会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正确评估我国司法体制的现状,认清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认清改革的性质、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保证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保证改革的健康顺利进行。

  (二)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司法体制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律化。对方案明确、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对条件尚未成熟的改革措施,继续组织论证,必要时先行试点。对那些涉及全局性问题的重大改革措施,更要广泛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改革事项,要认真进行论证。对于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要通过公示、听证等形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改革和废止现行办法时,要及时出台新的措施,坚持破立并重,有破有立,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防止工作出现空当。有些改革措施会涉及干警的切身利益,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干警的实际问题,保持队伍的稳定。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同时,要针对执法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涉法涉诉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三)加强领导和协调。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政法部门,还涉及立法机关和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改革方案的要求,把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纳入全党工作的大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和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相互配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中央政法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改革的指导,密切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积极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创造有利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好对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使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改革。因势利导,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成为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认识司法规律的过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