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2023-04-12 互联网4090


  (二)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安的工作机制。坚持专群结合、充分依靠群众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础。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有效动员和整合各种群防群治力量,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人人参与的群众安全防范工作格局。在多年群防群治的实践中,各地创造了不少好的方式方法。比如,在城市,发展规范的保安队伍,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开展保安服务;建立专业社工队伍,开展社区矫正和帮教工作;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带领群众维护治安;组织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建立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成立社区治安巡逻志愿者协会,建立社区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义务巡逻;组织看楼护院、邻里守望,开展义务治安防范。在农村,建立治安中心户长制度,实行联户联防;开展村民轮值夜巡,义务防范,等等。对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要认真加以研究总结,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不断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依靠群众搞好社会治安。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这是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工作,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乡镇、街道综治办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加强村(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在社区、村的落实。加强治保会、调委会建设,强化基层治安保卫和化解矛盾工作。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的作用,组织社团、行业组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级综治办要加强协调,构建好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必须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

  (四)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尤其要加强出租房屋管理。继续开展“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活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职业培训教育、子女入托上学、维护合法权益等项工作。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法制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清理并认证一批符合条件的过渡性安置企业。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法制教育,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的开展。加强网吧专项整治、互联网监管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