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战略的全绩效管理

   2024-01-18 互联网1350


  (二)基于无形资产增值的平衡记分方法

  客户满意度、流程弹性与改进、财务的稳健性、个体的学习与创新,这些指标通常并不能直接反应在企业的三种财务报表上,但是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方案的实现。通常企业组织对这些指标的衡量都是分散的,对于客户满意度的衡量一般由营销部门来实施,财务指标的把握由财务部门来掌控,对于个体的学习、创新通过结果导向的年终评比方式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但几项指标的调控机制没有形成,只是静态评估,没有在企业总体战略背景下进行动态调整。

  如果客户的售后满意度是造成本企业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售后服务的及格标准恐怕就不应该是营销部门根据现实状况(如现实分销商的专业水平与配合程度)确定的比率。企业有可能在考虑投资回报的基础上,加大分销渠道管理的力度,或加大对经销商的技术与管理培训,增加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吸引经销商更多加入,或采取改进产品的技术设计,减少发生售后服务的环节等措施来提高客户满意度。这时,这个指标就已经与企业的战略推进方案结合起来了。

  对于企业或者战略经营单位(SBU)来说,对其战略推进过程产生影响的关键指标可以分为四大类:来源于财务的指标、来源于客户的指标、来源于内部业务流程的指标以及来源于组织内部学习与创新方面的指标,这四个类型的指标形成因果关系链:企业的财务指标来源于客户的购买行为,客户的购买取决于对产品与服务的满意程度,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取决于流程的先进性,流程的先进性靠组织内部员工的学习与创新水平决定。当然,这些指标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规划。每一部分的目标都需要有明确的衡量指标与之对应,依据对企业战略的贡献程度加权汇总,将企业战略均衡地反映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全绩效管理案例

  结合上面的分析,为清晰显示全绩效管理的操作流程,以某电冰箱厂为例,列举通过全绩效管理的方式控制企业经营过程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