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战略的全绩效管理

   2024-01-18 互联网1350


  传统绩效管理:无法回避的重重矛盾

  法约尔定义了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绩效评估更多履行的是控制职能。现实中,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将岗位标准KPI(关键指标考核)与激励机制进行基本的匹配,进行绩效管理,实际上处于最底层的绩效评估层面,无法发挥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由于不能带来明显可见的利益,在组织内部缺乏理解,往往遭到抵制,或流于形式,或不了了之。

  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强调对有形.资产增值、组织员工的绩效进行考评管理与激励,不注重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当然,很多企业连基本的战略规划也没有完成)结合,造成很多经典的误区:

  一、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置不合理。很多考评指标的设置依据员工的历史数据,不是目标设置过高难以完成,就是容易造成员工的不公平感。如某大型烟厂的销售公司为打破其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制度,对其各地办事处业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的标准是历史销售数据上的合理加成,但评估过程中缺乏产品在当地销量的合理预测,忽视对业务人员工作能力与态度的评估。产品处于市场成长期、而历史销售绝对量少的业务员在绩效评估中表现突出,而处于市场衰落期的烟厂重要销售市场的业务员由于无法完成预定指标,被频繁更换。年底,重点市场的销售全面滑坡,而成长期的新兴市场由于缺乏投入,业务增长也趋缓。

  二、重视量化指标的设置,缺乏对质化指标的有效考核。优先重视有形资产增值的财务指标,忽略支撑财务指标的非财务指标,或者虽有明确的质化考核指标,但缺乏必要的考核手段,使之成为例行公事或主观判断的指标。

  三、绩效管理过程中,由于组织员工缺乏有效的辅导,无法完成预定目标,心理受挫。绩效管理过程中片面强调员工对产出的贡献,忽视对员工的投入——培训与业务指导,员工在无法实现预定目标的情况下,心理受挫或抵制考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