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战略的全绩效管理

   2024-01-18 互联网1350


  四、惧怕失败而拒绝创新,或者过分追求创新带来危机。创新总是与风险挂钩的。如果接受绩效考核的部门缺乏对自身创新成功率的清醒判断,很容易因惧怕失败后的风险而拒绝内部创新。

  五、绩效管理部门地位低,无法真正实施绩效管理。很多企业将绩效管理职能赋予人力资源部门,缺乏专职的绩效管理人员与高层负责机制,结果由于缺乏对总体战略的把握或者在组织内部职位较低,使得绩效管理成为程式化的评估,出力不讨好。

  六、绩效管理无法衡量企业资产增值与个体的关系。造成企业内部绩效管理的标准完全依靠历史数据与行业常规,掩盖了同样的经营成果在企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差异。

  七、无法解决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承担绩效指标的部门根据自身设定的组织目标,全力组织资源,对于和自身绩效目标无关的组织学习、知识积累、服务质量、企业文化、部门互助行为无动于衷。特别是完全根据部门业绩设定绩效进行考评的服务型企业,很容易发生部门之间隔阂或集体跳槽的问题。

  传统绩效管理出现种种问题的关键,在于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脱钩,接受绩效管理的人群无法正确理解自身在组织绩效中的作用,各个环节自行其是,同时,绩效管理负责人缺乏有效的手段与资源来协助提升绩效。

  绩效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控制系统,它需要正式的程序、衡量方法与标准,并结合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保证企业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如前分析,传统绩效管理系统存在很多问题,除了技术应用上的问题,突出的原因就是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脱节,无法系统考量与控制企业的经营实绩并将其传达给管理层。全绩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全绩效管理系统:系统控制企业成长

  全绩效管理系统的具体原理是:通过对企业资产增值过程的全面衡量与分解控制,将企业的战略规划反映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灵活变动企业的经营过程来保持企业战略上的成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