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管理之“太极博弈”

   2023-05-12 互联网3520

  执行导向的公司治理

  法治管理侧重“法”,即制度;而人治管理侧重“人”,即情理。在理解西方人文主义所体现的“人是宇宙中心”精神后,我们认为西方文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形成独立的人格,同时强调人不应当贬低自身,而应当追求自身价值与幸福。正因如此,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形成宗法伦理、等级关系,而是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当社会发展需要把这种契约关系用某种法定形式规范下来时,西方社会就形成了法制社会。表现在管理上就是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即在管理中特别注重建立规章制度和条例,严格按规则办事,追求制度效益,从而实现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

  以美国式管理为例,由于制度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的无序状态、放任状态、经济主义等方面的缺陷,因而构成了全部管理的基础。亦即任何形式的管理,如果不能经历科学管理阶段的全部内容,建立自己的科学管理体系,其管理绩效不是无效的就是低效的。

  相对而言,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之所以在中国千古不衰,是源于建立在以家为本位的社会伦理秩序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十分强调“家宁”、“家兴”和“家顺”等理念,它不仅表现为公司本身就是“大家”、“厂家”,更重要的是表现中国管理具有更多的“情感”特色,即公司成为员工情感交流和满足需要的重要场所。

  在图二中,我们描绘出了中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各种不同侧重所显示出的管理特色,中国管理哲学侧重的是人、等级,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实现,比较不倾向于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

  先锋公司试图寻找中、西两方的平衡。按照图二所示,当管理者试图从注重人和人的平等关系,转向西方通过管理制度形成的管理环境,实施“移情于法”时,公司管理特色就从“以人为本”自然转移到了“以执行为本”。这就是先锋公司在短短十多年的公司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各个公司的管理方式或多或少都包含了适当的人、制度,无非是各自的运作机制不同,各自的管理成本不同,由此引伸出不同的管理模型和体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