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信息来源:1、电影《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s》《Revenge of electric cars》;2、平面媒体:EV world, Greentechmedia, Greencar report以及很多大众媒体;3、口述:三位联合创始人,强人JB以及数位前20 Tesla老员工,江湖老前辈Alan(后面会提到);4、组织:全美电动车协会,加州电动车协会。
关注Tesla Motor这个公司和给力哥Elon Musk已经都超过7年了,5年前向大家宣传此人和这个公司得不到任何回应。记得08年的时候我和朋友说乔帮主跟给力哥Elon在技术创新上比起来战斗力就是个渣(当然我对乔帮主也是很欣赏的),那个时候总被人嘲笑,现在嘲笑的人少了一些。并且最近因为Tesla股票价格的正向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管怎样总是很高兴的。关注了这么久,公司的早期元老也有很多是我的朋友,看看网上的文章又多是媒体和银行分析员的报道,总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尽量还原一下公司的历程,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大家,这个公司,这一群人为什么给力,在什么方面给力,给力到什么程度。
首先讲现代电动车的来历。传统电动车大家都知道了,120多年前Benz老爷爷就能做,用那种伏打电池加一个直流电机,但是当时的电动技术太落后了,这种车基本就是个摆设没啥用还巨贵。很快发展了200年的基于气缸活塞传动系统的内燃机车就发展起来了,在此郑重的感谢波意耳、马略特、雅克查理、盖吕萨克和开尔文爵士等前辈们天天在家拼方程做出的杰出贡献。
现代电动汽车的火种起源于加州。1990年左右加州空气质量局(CARB)通过了Zero-emission vehicle (ZEV) mandate(汽车零排放标准)来控制当时极其糟糕的控制质量,PM2.5那个时候达到了令人发指的25以上(今天下降到10左右了)。加州政府估计是世界上最不讲道理的地方政府,基本意思说,我不管你们有没有困难,下面7个厂商:通用、丰田、本田、福特、日产,和克莱斯勒必须生产一定数量的电动汽车,否则就给我滚出加州。
如何评判一个公司是否给力?不是在它哗哗赚钱的时候,而是面对危机和变革的时候。毫不奇怪的,除了通用和丰田,其他5个厂商统一的反应就是交罚款和游说加州立法委(日产当年是很怂的,但是自从黎巴嫩人CarlosGhosn当家之后就给力多了,这也是后话)。1994年前后丰田推出Rav4电动版,通用推出了震惊天下的EV1,我们重点要讲的就是这EV1.
EV1今人眼光看来是很怪的一辆车,尤其放在北京四环上,左右都是各位XXX的孩子开的豪华超跑,这车看起来跟要饭车没啥区别,但在当时绝对是代表了这个世界的新生力量,我08年有幸见到了EV1的第三位买家Ron大哥,有幸开了他那辆14年的老车,加速平稳,驾驶舒适,有一种坐在《2001年太空漫游》电影里的宇宙飞船上的感觉。这辆概念超前,性能卓越,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的现代化电动车让很多人看到了电动车技术能够比肩甚至超越汽油车技术平台的可能性。当然在行家看来,超越已经是必然的,这第一个行家就是Alan Cocconi,EV1首席设计师。
Alan的地位不仅在中国,连现代电动汽车发源地的美国都是被忽视的。他对电动汽车的贡献和地位相当于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系统的贡献,相比之下他的贡献甚至相对更高。90年代初他的三篇经典专利:
1、Integrated motor drive and recharge system(集成电动机和充电系统) 专利号:5099186
2、Combined motor drive and battery recharge system(组合电动机和电池充电系统) 专利号:5341095
3、Electrical component assembly with heat sink(电气元件与散热片组合)专利号:506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