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以后进口关税的降低,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由于增值税为17%,我们仍不得不为降低在中国较高的零售价格而努力。我们已经不鼓励香港的零售商像以往那样打很大的折扣,所以目前两地价格差距缩小了很多。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香港针对大陆顾客的销售额每年都在翻番,在某些海外的地方,针对大陆消费者的销售额也增长得较快。我们对客户的来源地进行了跟踪并分析这方面的数据,这有助于我们决定下一步把哪些城市列入扩张计划。
例如,我们将在哈尔滨、杭州、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开设专卖店,这很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这些城市的购买情况,以及按消费者兴趣排列的顺序。
高德思:能否具体谈谈贵公司在中国国内近期的计划?
陆慧全:目前,我们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开了3家专卖店,在未来五个月计划一举开设8家专卖店,包括在上海开一家新的旗舰店──外滩18号。这些不包括我们在全国的24家手表经销商和7家卡地亚专柜,后者销售除手表和珠宝系列之外的所有产品,如香水和服饰等。此外,我们筹划了足足五年的文化展──“卡地亚的艺术世界”即将开幕,这个很特别的项目将从5月15日至7月18日起在上海博物馆向消费者开放,我们将展示一批异常精美的艺术和工艺品,显示出卡地亚与中国之间的历史纽带,以及与奢侈品领域有关的西方贵族文化。
高德思:卡地亚自1998年来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零售点,但直到最近也不过只是开了3家销售手表和珠宝的专卖店。尽管有人预言“盈利遥遥无期”,但你们开始大举扩张。这是为什么?
陆慧全:我们把我们最早的零售点──在北京王府饭店开的专卖店──看作是一个品牌平台,更多的是用于培育消费者,而不是作为销售收入的来源,目的是让消费者关注我们的珠宝和手表,逐步认同我们的产品线。
香水和饰品是我们进入中国的入门级产品的一部分,因为在当时的市场阶段,这类产品总体的价位比较低。随著消费者购买力和兴趣的增大,我们后来的扩张目的是让消费者在心目中认同卡地亚的手表和珠宝。我们感觉到,实现我们扩张计划中的“原子效应”的时机已经成熟,不过这与我们的长期计划仍然是一致的,都是向中国消费者展示我们的手表和珠宝的服务、形象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