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钢铁产能的增加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根据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02年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是710亿元,去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329亿元,增幅高达87%,单今年第一季度,钢铁行业投资又增长了159%。陈昌华不像其他投资家那么乐观。作为瑞银证券亚洲公司的中国策略研究部主管,尽管他的投资意见仍然是“继续持有或买入宝钢”,但却对钢铁行业的过热表示了担忧:“盲目投资钢铁,争夺有限资源,所导致的价格上涨等混乱,会给行业内大多数公司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
但是,不论过热与否,对于已将自己嵌入一条安全的产业链中、紧紧扣住处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宝钢来说,这种影响都将是有限的。
谢企华准备将宝钢锻造成一块精品钢,进入国际钢铁巨头前三名。为此,在2010年前宝钢预计应达到年产量3,000万吨,也就是比照宝钢现在的产能增产50%。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任务。排在宝钢之前的5家全球钢铁公司,无一例外是通过几家大型钢铁公司之间的并购而迅速扩张的。尽管谢企华也认同并购是使公司快速扩产的一条捷径,“但目前在中国还行不通,”她认为在当前钢铁产业正如日中天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并购对象并不容易。
但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消息满天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鞍钢和本钢正酝酿重组,如果顺利实施,国内将产生第2个2,000万吨级年产量的钢铁集团。“中国钢铁业的并购其实一直在进行,但真正大规模、市场驱动的并购将在未来3到5年内到来。”有近十年的钢铁行业经验的上海富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星舟如此判断,“2家大型钢铁企业重组后产能就接近宝钢了,这对宝钢来说是个潜在的威胁。”
谢企华似乎并没有过多担心国内同业的竞争,她时刻瞄准的是国际钢铁企业排行榜上的前几家。“宝钢从未放弃过在海外上市的想法,这将提升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她说。看来她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