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集团:家族股权稀释的中国样本

   2023-06-15 互联网3050


  1994年开始,正泰开始了对48家加盟企业的股权改造。通过出让正泰的股份,控股、参股或者投资其它企业,正泰以品牌为纽带,以股权为手段,完成了对48家企业的兼并联合。

  “这次改造中,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取消法人资格,健全了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并且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强了对分公司的控制力,使集团成为真正的集团。”廖毅介绍说。

  1994年2月,温州正泰集团成立,成为温州地区同行业的第一家企业集团,正泰的股东一下子增加到40名,而南存辉个人的股份也下降到40%左右。南存辉的这种在当时颇不为人解的做法带来的结果是正泰公司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净资产从大约400万左右飙升至5000万元,南存辉个人的财富也在3年间增加了近20倍。

  就这样到了1998年,正泰集团已经初步形成了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等支柱产业,资产也达到了8亿元的规模。此时的南存辉才放出话来,宣称正泰完成了由家族企业向企业集团的转变。

  股权配送要素入股

  南存辉进行的第三次股权革命,招致了家人和社会更大范围内的不解。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股权革命才是南存辉之所以具有“现代企业家气质”的最好注解,因为与前两次股权革命相比,这次南存辉迈的步子更大,需要他个人付出的也就更多。

  集团公司组建后,虽然正泰在规模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正泰仍然是一个家族气息很浓的企业,因为整个企业的核心权力仍然集中在南氏家族手中。加之由于公司迅速扩张也导致管理上出现了混乱局面。为了留住人才,实现正泰的可持续发展,南存辉又一次对正泰动了大规模“手术”。

  1998年,南存辉在正泰集团的核心企业——正泰电器股份公司逐渐推行股权配送制度,即“要素入股”:管理入股、技术入股、经营入股,这样吸收了几十名“知本”型股东。正泰的核心股东也由此扩充到118位,包括原始投资者、子公司所有者转换来的股东以及加盟正泰的部分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等二级股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