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高这种对核心管理人才的信任机制,也吸引了国内著名优秀职业经理人加盟,如营销中心常务副总监张平,加盟志高前是广州一著名广告公司老总,具有非常辉煌的职业经历。但是,在与志高接触过程中,深受志高优秀文化和李兴浩人格魅力的吸引而加入志高,并且成为志高集团营销中心重要领头人,成为志高“营销铁军”的坚定打造者。企业里还有很多类似的真实故事,不但有高层干部,也有一般干部从其它著名企业加盟志高的感人事迹,这是一幅企业与人才共生共赢的振奋图景。
所谓的“门”,必须坚决打破
在李兴浩的会客室里,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字:“速度战胜规模,思路决定出路。”这幅字意味深长,反映了志高集团灵活务实的实用哲学。“老板门框”其实就是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企业的制度。志高在制订企业制度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单纯追求现代,而是讲究“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率”。而“门”则是指许多企业所有的那些不实用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日常工作中那些不必要的枝节。那些条条框框往往束缚了人才的手脚,让想做事的人做不了事。志高的职位只留给那些愿意发挥个人才智并且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为了企业的发展,那些所谓的“门”,必须坚决打破。
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它们一旦做大,组织机构就急剧膨胀,冗员不断增多,行动就渐渐缓慢起来。这些企业的经营者也看到了这种“大企业病”,但是往往考虑到各种利害关系,根本就无法动手治疗。
志高由几百人发展到今天的几万人,但是对于组织结构的调整却从来都是只有企业的利益,没有个人的利益,不设那些不能创造价值的岗位,打破了国内企业较为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弊疾,打破了“山头主义”对企业发展的桎梏,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简单的用人原则。2003冷冻年度刚结束,志高空调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不但在销售渠道规划方面确立了“双轨制”,而且对原来的营销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设立营销中心,加强了企业营销政策的集中制订,有利于发挥集体高效决策和指挥;成立四十多个分公司,组织趋于扁平化,能够直接有效了解和掌控终端;同时一部分年轻人也走上了区域经理岗位,焕发了组织的极大活力。这样的改革,动摇了不少人的利益,但得到了干部员工们的认可和支持,使公司政策更加贴近市场。志高空调正是由于李兴浩总裁独特的门框理论,不但打造了高效的人才平台,而且造就了一个日益成熟的民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