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凭借低调但快速投资方式找到位置

   2023-05-12 互联网3500


  唐博伟上任后,为了扩大公司在实体面材市场占有率,并没有挑选资产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做为合作伙伴,而是挑选了一家由留学生创办的广州蒙特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杜邦看来,尽管这家公司只是在区域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它的技术生产线可与杜邦的“可丽耐”品牌产品配套,同时通过这家公司,杜邦可以迅速在华南地区的机场、酒店以及家用实体面材市场上提供比对手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由于这是一家私人企业,开价肯定不会太高,而这正符合杜邦的投资策略,据有关消息透露,此次收购价仅为3000万美元。

  而仅仅2个月后,唐博伟又促成了玻纤尼龙生产线在深圳增资投产,虽然公司对外表示这是近几年来杜邦在生产方面最大的一笔投资,但据了解,总投资额也仅为4000万美元左右,而同期,一些对手公司却出手阔绰的多:就在今年年初,德国的拜耳和巴斯夫公司也完成了对国内一些化学材料项目的收购,前者的总金额达到了31亿美元,而后者是3.05亿美元。

  “我们不会对其他公司进行比较,但从我们自己的运营情况来看,这两家工厂现在都达到了事先预定的目标”,唐博伟对《环球企业家》说。

  深入腹地

  2001年,杜邦曾收购了湖北云梦县的蛋白厂,这在当时??起了西方舆论的注意,认为这是跨国公司深入中国内地市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然而仅仅三年后,当地人已经不把杜邦云梦蛋白有限公司当作一个跨国公司了,“只有生产线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变化,其他还是和以前一样”,该县一位招商办的负责人说。而这家合资企业在融入当地之后——比如采取了一系列让当地居民颇感满意的减少污水排放措施——它的业绩也一路飙升,更重要的是,它和2002年5月成立的杜邦郑州蛋白有限公司,以及2002年10月成立的杜邦双汇漯河蛋白公司一起,构成了杜邦在内地蛋白质生产基地的布局。

  在杜邦蛋白质技术公司的总裁谭思文(StephanbTanda)看来,这正代表了杜邦在中国扩张的模式,即选择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完成合作和并购后,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产和营销网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