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梦想与焦虑

   2023-10-05 互联网1950


  上汽显然试图以自己的行动使这个问题有肯定的回答。但是在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前,1951年出生的胡茂元,这个17岁就进入上汽集团前身上海拖拉机厂工作的小个子强人,还是宁愿选择对媒体沉默。上汽集团的内部人士表示,无论如何,胡茂元既是企业的领导,也是上级任命的官员,在这样的问题上,他必须谨慎。

  弯路

  2002年7月,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市长陈良宇前往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调研。就在这次调研中,上汽集团在汇报时表示,未来5年,上汽集团将自主开发汽车5万辆。当年8月,上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上汽集团副总经理陈因达对外界澄清,这并不是临时拼凑集团内部散落的科研机构,而是对原有技术开发资源整合的结果。

  年龄稍长的人都知道,上汽集团曾经自主开发过独立的上海品牌轿车。最早的上海牌轿车于1959年根据德国1956年产奔驰220S轿车仿制而成。“自从桑塔纳轿车投产,上海牌就再也没有改善了,与联营厂慢吞吞生产到1991年便被送进了废钢厂。”一位业内人士说。

  放弃上海牌轿车是上汽集团痛感自己技术的落后,希望通过合资来引进消化技术,最终制造出现代汽车。桑塔纳国产化搞了3年才达到2.7%,也就是轮胎、收音机和蓄电池三个件,而到了现在基本实现国产化。上汽集团的思路是:当一个地方的零部件工业强大时,相应的汽车整车制造就会容易一些。

  在加速零部件国产化的同时,上汽集团的汽车自主开发暂时被放到了一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汽人士告诉《环球企业家》:“企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国产化过程中,技术开发机构也主要合并到为国产化服务的机构中,自主开发设计基本没有资金投入,研发能力逐步萎缩。”

  上汽集团如韩国现代汽车那样完全自主开发似无可能。1967年12月成立的现代汽车,最早与福特的英国分公司合作,引进其制造轿车和轻型卡车的技术。1970年代早期,现代决定坚决同步开发拥有绝对自主权的轿车。1976年,第一个自主车型PONY问世。仅仅用了9年时间,现代便拥有了完全自主的汽车品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