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数据没有透露公司以后的具体投资计划,不过可以看到的是:2004年,HDS在中国市场人员增长超过了一倍,在办公场地的扩充上,北京增长四倍,上海增长两倍,广州增长四倍,而且投入还在持续。
美式管理在日立公司似乎越来越有地位,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事业部市场推广部经理平野知树肯定了美式管理的优势。他认为特别是公司推行CEO负责制以来,改变了以往所有业务拓展都由社长亲自判断的做法,公司对业务发展的判断效率非常高。
日立新引擎?
“因为存储业务强劲,公司有计划将其从信息通信集团中独立出来,由公司总部直接进行管理。”作为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事业部总经理,谷口恭彦显然对这个“将来式”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自己的部门或许要失去这么一块大的业务了。
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日立2004年第四季度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硬盘总出货量为业界之冠,而全年总出货量则占第二位,次于希捷。日立在2004年第四季度的硬盘付运量占消费电子设备市场份额的24.7%,而全年付运量则占市场份额的19.8%。
日立存储成立之初就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消费电子产品上,日立存储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德克·托马斯表示:日立存储可以借助日立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丰富的资源进行渗透,这个优势是其他硬盘厂商难以比拟的。例如,日立存储和日立公司已经展开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硬盘”项目,在日立公司涉及到的各项产品中应用最新的硬盘技术,不仅是手持电子产品,家庭视频设备、家庭服务器中都会出现日立硬盘的身影。
“相对于传统的IT产品市场,硬盘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上,其毛利更高。”在分析公司利润时,日立存储亚太区副总裁毕安德是这样解释的。硬盘的广泛流通使得这笔收购现在有了好的结果,2003年9月两家股东都没能获利的业务在日立存储这里就已经盈收平衡。
2004年,日立公司对日立存储追加了两次大的投资:一是对泰国工厂投入2.5亿美元,使其产能增加了一倍;二是投资5亿美元在深圳兴建超级硬盘生产中心,使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成为区域内最大的硬盘行业投资者。至此,日立公司持有日立存储的股份已经超过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