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是公司实施重大变革的一年,日立数据确立了新的核心业务战略、新的领导团队、新的目标市场以及新的经营模式。在2000年2月转变经营策略之后,成为针对S/390和开放系统的专业的存储厂商。2001年4月,作为数据存储专卖店的日立数据取代EMC和IBM公司,一举成为全世界成长速度最快的存储企业。
从存储业务中延伸出来,硬盘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应用成为日立业务新的拓展方向。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全球将有超过2亿部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用途(包括家居网络存储)的硬盘在市场上投放,占硬盘总投放量的40%。而消费电子产品是日立公司传统的一块大业务,于是它开始考虑拓展其硬盘业务并与消费电子产品的整合,谋求日立公司在这一迅速增长的硬盘市场上的领导地位。恰逢IBM转型并出售其硬盘业务。于是,日立公司以20.5亿美元的价格收买下IBM长期亏损的业务,日立存储于2003年成立。
俗话说,“买家没有卖家精”,日立公司做的是亏本的买卖吗?2002年硬盘行业的趋势是:硬盘价格越来越便宜。之所以收购IBM的硬盘业务,其中日立的一个购买理由正是:硬盘越来越便宜了。
日立收购的最终目的,旨在帮助日立公司在业务上开发一个新的领域,收购的业务与其自身原有的硬盘业务合并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最初日立公司拥有该公司70%的股份,日立的打算是3年后完全拥有该公司。对于硬盘业务,日立公司的预测是:到2006财年,该业务营业额应可增加至70亿美元。
在日立公司对日立存储和HDS两家公司的介绍中,都用到了“核心业务”一词。目前,日立公司信息通信集团拥有163家联营子公司,员工总人数超过9万名。2003年度(至2004年3月31号),日立集团总的营业额达到822亿美元,其中,日立信息通信系统部分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23%,居集团内部首位。其中,日立存储的贡献是超过40亿美元的营业额,而日立数据作出了21亿美元的收入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