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鹅的答案是:对内提升小天鹅的品牌,对外加快国际合作,尽快的由一个国内制造商转变为一个国际制造商。
研讨会上,朱德坤董事长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2000年我到日本去,访问了松下、东芝,我们交流中,他们的高层说:朱先生,你不要错过一个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十年前全世界的制造中心在日本,十年以后的制造中心必然在中国。所以你要抓住这个机遇,使你们的企业由国内制造商变成国际制造商。
如果把制造分解为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四个环节,十多年前日本在设计、生产、营销三个环节成为全世界的中心,不知小天鹅的国际制造商是如何定义的?现在,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对最终用户和关键部件的控制,国际制造能为小天鹅带来多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商业周刊》于2003年所做的“Global1000”分析,主要依靠海外生产的世界前100位消费品及零售公司(以市场资本为准),在2002年共获得35780亿美元的销售记录,盈利则有2280亿美元。然而,这些公司在亚太区的前100位来料加工商,同年共获得约850亿美元的销售记录,盈利只有40亿美元。后者盈利不到前者的2%。
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不容错过,小天鹅巨大的品牌资源更不能忽视,显然,小天鹅的品牌战略想两者兼顾。但是当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品牌重要的战略目标时,小天鹅如何处理自己的品牌与品牌客户之间的市场冲突?小天鹅最终是一个高端的产品品牌,还是一个高质量的制造商品牌?
2004年,小天鹅集团品牌管理部的成立。营销界有一句格言:没有人会像你一样爱自己。希望小天鹅的品牌资产被珍视的同时,也不要被高估。
即使想要成为国际一流的制造商也并不容易,小天鹅需要在先进生产方式、及时响应客户、专利技术、质量品牌、产品设计开发等五个方面提升竞争力。
戴尔公司以直销模式闻名,但是他的装配制造能力才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关键。戴尔公司的装配线是从不让人参观的,关于如何缩短生产流程,戴尔拥有500多项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