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链”和“三只眼”
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价值链”,意思是追求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目标,海尔的市场链的概念是把企业与市场结合在一起,一手抓住全球的供应链资源,一手抓住全球的用户资源。把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变成倒金字塔,每个人都面对市场,面对顾客,追求顾客满意度的最大化。
在市场链理论中,老张还有一句名言:一只眼盯住变化的市场,一只眼盯住顾客,一只眼盯住变化的政策。看市场、看顾客、看政策必须用“法眼”。什么是“法眼”呢?这里是借用佛教的用语,“法
眼”可以看到“真空实相”,所以说“法眼无瑕”。海尔的“法眼”可以从一件小事来说明。中国的洗衣机市场到了夏天销量就非常小,一般的厂家都在夏天减少生产,在秋天增加生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淡季”。海尔经过分析发现,不是用户在夏天不需要洗衣机,而是现有的5公斤容量的洗衣机不能适合用户的要求。于是,他们开发了1.5公斤容量的小型洗衣机,目前已销售了300多万台。
SBU经营效果兑现表
任何一个企业它都有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但如果把这三张表变成一张表,变成每个人的“SBU经营效果兑现表”,企业有3万名员工,就有3万张表,这样企业每个人都必须创新,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公司。但是,由于没有合约的约束条件,所以并不增加交易成本,整个企业就会非常有力量。这张表最重要的一点是和员工自己的收入完全挂钩,没有原来的固定工资,你为企业创造的效益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另外企业的资产分解到员工身上,比方说你到这个企业来,你使用企业的桌子、电脑等都不是无偿使用的。比如设计人员取消工资,不是说设计人员只要设计出来一个产品就可以得多少钱,而是设计出来的产品到市场以后,根据销售的毛利和销售的数量来决定你的收入。这样就使得每个人完全和市场挂在一起。到了海尔就开始负债,只有当总资产减总负债净剩余才是可以参与分配、获取报酬的依据。不过,我最近在海尔听到了一个有关SBU的成功的案例。在SBU未实行之前,物流中心都配有保管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保管员还不乱了套!通过SBU分析发现,其实仓库保管员是延续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一种岗位设置,其作用在目前的海尔物流体制中已经完全可以由现在的配送员所替代,这样就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配送直接对车间,实现了管理扁平化的要求,而且还节约一大笔人工成本。这说明SBU至少可以发现我们过去所忽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