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既定的策略得以实施,集团设立了一些常设教育和培训机构,专门用来培养适应公司发展的可需之才,使本土干部能较快地融入到工作中。在深圳常设华南互联网培训学院(与CiscoSystems合作)、海外人员外语培训中心和集团资讯科技培训基地。今天,富士康不但能向国外输出技术,更不断将苏格兰、爱尔兰、捷克等地的大学生招募到深圳龙华进行培养,从开发、制造到销售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训练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入厂教育:公司简介(公司组织架构、产品、规模)、人事规章、工业安全、员工健康、法律普及等;有基础教育: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工程图学、品质管理方法、自动化、计算机、外语等);有专业教育:相关专业技术研讨及培训(模具设计及制造、机械电气控制、网络设备研发及制造、CAD/CAM技术应用及开发等);有实习训练:在公司实习工厂进行全方位强化实习训练(含体能训练、通识教育、专业技能之现场实作等)。
正是这些层次不同、要求严格而又浸透了富士康集团公司企业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培训教育造就了富士康人的爱公司、爱行业、团结互助、拼搏敬业的精神,才让富士康敢于挑战梦想并创造了富士康集团的增长神话。
吝啬律已慷慨待人
郭台铭先生一贯表现出来的“吝啬”是出了名的。2001年6月台湾联电集团的曹兴诚董事长来大陆访问,在经过深圳的时候去参观了富士康在深圳龙华的厂区,按照行程安排,中午是富士康宴请,因为两人是台湾数得着的为数不多的大企业的统率人物,有人认为午饭必定是一顿大餐,没有想到郭台铭先生把曹先生一行带到厂区的一间食堂用餐,用餐完毕,随行人员开玩笑地说:“郭老板,这顿饭人均有没有二十块钱啊?”直到现在郭先生在深圳的办公楼还是一间看起来非常老旧的一层楼的房子,外表给人的感觉是在中国农村里非常普通的工房,而椅子则是式样陈旧的折叠式铁椅。员工曾私下透露,“郭老板巡视工厂时,几乎都与员工在员工餐厅共进三餐。”这就是这位科技首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