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入,百度的市场占有率是另外一个被人关注的数据。6月9日,上海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推出《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季度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百度、雅虎系、Google分别以37.4%、32.2%及19.1%名列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前三位。
但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在业界广受质疑,理由是百度的江湖地位正受到来自地址栏搜索及新兴搜索引擎的威胁。
搜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朝阳虽表示不方便评论对手情况,但他认为百度不一定能够始终保持“搜索老大”地位——张朝阳介绍,最近三个月来搜狐下属的搜狗搜索引擎流量已经翻了3倍,增长速度远快于其他搜索引擎,“我原来公开说两年之内搜狗将超过百度,现在看来也许会更快”,他说。
技术悬念
与上述业界同行、分析师或法律专家不同,在以独立评论家洪波看来,百度上市后可能面临的真正危机在于技术、文化和管理。
“大家普遍认为百度是最像Google的中国公司。从产品线,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可能有些地方像,但本质上,百度更加娱乐化,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这点跟Google非常不同。”洪波说,“这样就存在一种风险,就像被Google取代的那一代搜索技术一样,当搜索引擎面临下一波重大升级的时候,百度将会落伍。”
对“技术百度”持悲观看法的还有3721创始人、现任雅虎中国区总裁周鸿祎。在他看来,百度的成功并非出自技术,而是因为Google因为非市场原因迟迟无法正式进入中国留下的市场空白所致。“一旦国外大的搜索引擎进入中国,只需要一两年时间,所谓的本地技术优势就可能荡然无存。”
此外,作为一家按照硅谷理念经营的公司,百度在内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根据计划,员工入职即获得期权,行权时间为四年。百度一旦上市,许多工作满4年的员工,即可能完全行权而“变现”走人。这批中层、技术骨干“百万富翁”们如果离去,将是百度重大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