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危机”笼罩百度

   2023-04-12 互联网4490


  “中国互联网本身并不规范,很多网站的行为有跟法律法规不相符的地方,”中国搜索CEO陈沛这样评价百度上市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相信百度会理智地面对这种状况,上市以后的经营会更加规范。”

  收入谜团

  百度公开资料称“百度每天处理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超过一亿人次的搜索请求”。同时,作为一家并未上市的公司,百度从未公开过其经营收入。但高度关注百度业绩的同行们对此显然很清楚。“百度2004年的收入应当在1200万-1500万美元之间”,6月23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向记者表示,并表示这个判断是来自于投资界。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著名国内搜索公司总裁告诉记者,百度的流量并未有其自身宣传的1亿/天那么大,其收入状况也一直并不理想。“百度是靠MP3搜索起家的,这部分和其它涉嫌侵权的搜索占去了总流量三分之一还多,而所谓搜索插件、网站联盟又占到了20%的流量,所以虽然百度流量不小,但商业价值并不大。”这位总裁说,百度收入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渠道,“百度的渠道建设起步比较晚,从2002年下半年才开始,而且一直在全国代理还是区域代理的两条路上摇摆不定。百度对渠道治理的投入也不够,甚至还出现过和代理商抢大客户续约权的事情,这些都影响了百度渠道的发展。”

  百度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2005年其渠道策略正在改变。一方面百度开始推出点击付费和网络直销(即从百度网站直接销售,原来通过代理销售按惯例将五五分成),由于上述两点与全球搜索巨头Google的商业模式相符,此举被认为是为了便于美国股市理解。另一方面,2005年2月,百度将上海企浪收编旗下,这家百度最大的代理商之一成为了百度上海分公司。据报道,该公司可望为百度贡献1000-2000万的年收入。

  上述那位搜索公司总裁认为百度此举意义在于“短期内合并报表”以利于上市。他分析说,“双方能够真正融合吗?百度直接插手渠道,同时上市后必须继续维持这种关系,其他渠道商会不会感到不安?上市以后,美国的证券监管部门会不会对此作出惩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