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出人意料的事还在后面。
2005年9月30日,就在大家以为“天下无事”而准备欢度国庆黄金周之时,新联想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整全球组织架构!由此,新联想将取消几个月以来的双轨运营,随即将并购双方各自的产品运作、供应链和销售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形成统一的组织架构。
具体调整内容是:
将全球的产品和产品营销业务整合为一个新的全球产品集团,下设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两个国际业务群组,同时还设有专门的数码等其它业务、客户服务和质量控制部门;
把供应链的各环节合并成一个新的全球供应链系统,包括:采购、物流、销售支持、供应链战略规划及生产制造等全面运作;
把设在中国北京、日本大阪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的研发中心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的全球研发架构;
将区域总部由三个扩展到五个,除美国和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亚太区域总部外,还增加了中国区和印度区。
新的组织架构公布之日距联想完成收购仅有5个月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8个月,让人大跌眼镜。
一切尽在掌握
其实,对新联想来说,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实,早在并购之前,联想就对这块业务的前景进行了清晰的判断:IBM的PC业务是一块非常健康的业务,毛利率高达24%,比联想14%的毛利率高出10个点。此前之所以亏损,一方面是由于IBM总部的成本摊销费用太高,对于PC这样相对高营收低利润的业务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前IBM的一批PC配件因为供应商的问题迫使IBM事后更换,由此产生的高达数亿美元的成本已经被计提完毕。
而新联想整合采取的程序和步骤,以及节奏的掌握,也是提前整合的重要基础。在并购交易宣布之后,新联想并没有急于进行大规模的整合,而是进行了分步整合的设计。最开始的几个月重点在于保留客户、员工和渠道,保持业务的健康运营,因此保持了原联想中国和原联想国际的相对独立运营,强调一切如常,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客户、员工以及渠道沟通。后来事实证明:这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新联想的客户得到了很好的保留,90%的客户认同并看好此次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