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提速整合

   2023-03-08 互联网4920


  在这样的谨慎之中,联想以第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度过了蜜月,进而“提前”开始了真正的家庭生活,但是婚姻中真正的考验期才刚刚开始。联想所走的每一步,所面对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其它想要“走出去”的企业探究和回味。

  审查关将敌意消融于平和

  阻挠: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2004年12月8日,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内,联想收购IBMPC业务的消息正式宣布之时,全场媒体记者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然而,余音犹在耳,联想首先遭遇了“审查关”,尽管其被审查的理由完全是空穴来风。早在2005年1月,这次并购就通过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反托拉斯审查,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此并购案的审查,因为3位美国国会议员的呼吁而延长了时间。

  在美国,任何外国公司收购美国企业,都须经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这是由来自国土安全部、司法部、财政部、商务部和国防部等12个政府部门的代表组成的机构,主要判断交易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这次3位议员联名致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主席、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以该并购交易有可能导致中国政府从中获得先进技术与公司资产,以及那些被美国政府控制不许出口给中国的技术,中国政府还能够通过执行一些涉及个人电脑的美国政府合同向美国政府部门提供电脑的名义,要求将原本为期30天的审查延长至45天。尽管多数观察家都认为这不会导致并购交易被否决,但仍然引起了很多关注联想的人们的担忧。

  联想不是第一家遭遇审查障碍的中国企业。早在1990年,外国投资委员会就勒令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限期退出收购美国MSMCO航空公司;2003年,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公司也被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被禁止参与收购破产的环球电讯公司。不仅是中国,像德国这些文化背景接近的西方企业,并购美国公司时也要经受同样的待遇:2000年,德国电信购并美国声流无线公司(VoiceStream)的交易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业界都认为:PC是IT领域中技术含量较低的业务。在这样一项交易上做文章,凸显了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戒备心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