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啤酒:离全国性品牌还有多远

   2023-09-13 互联网2390


  在这种战略指引下,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再加上受制于异地扩张战略快速实施所带来的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等的局限,金星啤酒放慢和减少了对“品牌制高点”市场和“区域核心点”市场的开发和进攻的速度与资源投入。比如,2003年以前金星啤酒在其大本营也是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的营销策略和力度明显不够,造成郑州市的大中型饭买不到金星啤酒,而充斥消费者眼球的则是其对手奥克啤酒,甚至给消费造成金星啤酒不如奥克的假象!因此,2004年以前的金星啤酒,无论在“品牌制高点”市场还是“区域核心点”市场,都还是一个远离这些市场主流消费的“异乡客”,对这些市场的消费者来说,无论对品牌形象还是品牌知名度来说,都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市场的占有份额还比较低,离全国性品牌在“品牌制高点”市场和“区域核心点”市场的领先占有份额有着较大的差距。

  纵观啤酒行业和金星啤酒的发展,我们只能这么说,金星啤酒2004年以前,驰骋大江南北、纵横神州东西不停的跑马圈地、投资设厂,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国市场的战略性布局,企业整体生产规模达到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前四强。但是,规模不等于市场,更不等于品牌,金星啤酒离一个真正的全国性品牌还有着非常大的距离!

  金星啤酒双品牌战略的得与失

  金星啤酒的双品牌战略,源自金星与美国明尼苏达啤酒酿造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后者是美国较大、历史较悠久的啤酒企业之一,拥有160多年啤酒研发、酿造的历史。1993年双方在郑州设立河南蓝马啤酒有限公司,引进明尼苏达啤酒酿造公司先进的啤酒生产工艺、配方和新鲜度管理方法,生产美国名牌啤酒——“蓝马”啤酒,着力打造河南省区域内的第一高档啤酒品牌。

  1、高档“蓝马”拉升低档“金星”:金星啤酒双品牌战略的最初战略意图,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河南高档啤酒市场被青岛、嘉士伯、蓝带、百威等外来品牌所瓜分,而这个市场却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和增长潜力。金星需要打造一个高档的品牌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在河南高档啤酒市场的份额和创造整体利润回报。但诞生于1985年的“金星”品牌一直走优质低价的路线,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清晰、稳固的大众化的平民形象。如果丢开品牌形象的大众化,极力拔高金星品牌的档次,极有可能丢掉份额相对更大的大众化啤酒市场。因此,金星啤酒想出了借牌上市、靠引进美国蓝马提升本土金星品牌的策略。可以说,引入“蓝马”品牌,战略上既有一高一低各就各位、抢占各自市场的意图,又有靠蓝马来提升金星乃至整个集团形象的目的。在蓝马啤酒上市的前几年内,蓝马着实凭着美国的工艺配方、先进技术、进口麦芽和酒花及异型瓶包装,及其上乘质量、独特口味、典雅外观,深受消费者喜爱。蓝马啤酒的上市,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星啤酒的品牌知名度、好感和忠诚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