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奖励卓越绩效、推动自下而上的决策和组织架构重组等方式去关注结果,可以使企业变得更为小型化、自治化,从而改善企业执行力。
很多组织特别是官僚作风盛行的企业,执行力一直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一大障碍。CEO经常碰到这样的困境:“当我做出一个决策后,却发现决策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大多数企业的CEO都认为,解决了执行力的问题,个人的管理水平也就获得了大幅提升。
执行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采取行动解决组织关键问题的能力,是评估组织运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能力的一种方式。任何组织的成功都依靠其成员识别与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解决组织问题与抓住机会的能力,对赢得核心竞争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针对财富100强中的4个大型企业的执行力进行了数据调查、面谈、观察与案例分析,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结论。
执行力低下的征兆
如何判断执行力存在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现问题。
第一个征兆是缺乏辨别组织关键问题的能力。当组织存在重要问题时,高管人员从未做出决策或行动去解决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是出于三个因素:一是问题的隐蔽性。高管并不知道有问题,或是知道一些,核心员工却对此一无所知。二是对问题缺乏重视。高管发现了问题,却想当然地认为并不会造成大的冲击,当很多员工都发现对组织非常不利时仍然没有采取行动。三是解决问题的轻重失调。组织选择解决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急迫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最终发展成结构性的难题。
第二个征兆是方案执行的失败。组织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做出了决策,但解决方案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是执行效率非常差。执行失败的因素有四种:一是时机,没有找到执行方案的最佳时机。二是出现偏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离。三是过分投资,组织的确是在执行一个好的方案,但却投入了过多的资源、时间与精力。四是复制失败,一个成功的方案在组织的某一个业务部门得到了完整的执行,但在其他部门却没能得到贯彻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