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设计
在1990年代,索尼无疑是创新方面的代表,其每款产品一面世,都会引起很大的轰动,而这也源于它对设计上重视,从Walkman、MD、特丽珑彩电、到Playstation,除了技术上的高端,设计上最直观的特点,基本上就是一个“小”。按“Walkman之父”,现索尼中国工程设计集团的总裁高条静雄的话说,基本上,只要是使用软件的索尼产品,其硬件的趋势就是最后做到和软件一样大为止。
而索尼内部也曾总结过公司的设计理念,即做别人没做过的,别人有的,绝对不做,同时也是设计师负责制,每款产品由一个设计师独立负责设计全过程,使其个性完全渗透在产品中。而一个轰动性的产品原型出现后,会以它为中心,有系统地扩展出三个大系。索尼将其比作“日出-日中-日落”的过程。比如walkman刚诞生之时为日出,大卖之后,产品设计会不断完善,从而进入正午时期,发展了高端、主流和时尚三个系列。高端系列将小轻薄和奢侈的功能全部用上,满足发烧友;主流系列则又分化出男女不同的两个系列,使用最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时尚系列则有运动款,适合青少年的娱乐款等等。当这些系列全部发展成熟,就进入日落时“彩霞满天”的境界。
应该说,这种设计理念,尽管对每一件产品本身来说,可能都是艺术品,但是对用户消费者来说,并非最适合,“索尼的产品有时太突出设计师个人的想法,而忽视了真正有需求的人的想法”,高条静雄承认。而显而易见的恶果则是,一方面,索尼的设计出来的产品开始越来越偏离大众,而另一方面,产品线也开始大规模膨胀,无法统一协调管理。
飞利浦在1970年代也曾是强调设计团队自身的创意,但是到了1990年代,对产品设计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1993年前后,飞利浦的设计中心开始全面转型,更加强调从用户自身的体验出发来开发产品,而随后又开始注重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研究,以求全面均衡的创新产品,“我们的创新进程和业务中都是以人为中心,而这也要求我们在构思和实际操作中,都要另辟蹊径”,公司设计部趋势与战略主管JosephineGreen说。和很多跨国公司不同,飞利浦在全球12个设计团队中,成员结构除了设计师外,还包括未来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