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夜郎”的帝国梦想

   2023-06-15 互联网3040


  以自主品牌杀出血路

  或许很多人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曾经靠钣金工敲敲打打起家到如今年产20万辆整车的汽车企业,吉利能在障碍重重的中国汽车工业路上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李书福指着吉利的足迹告诉人们,除了吉利人的努力和顽强之外,更多的是靠着他始终以自主研发为核心,高举着自主品牌的大旗。通过独立的民营机制,不断的技术创新,先定位为做低端市场,从最简单的技术着手,做强经济型轿车,然后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做好做大国内市场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入。

  据了解,吉利在临海和上海各有一个研究院,每年至少投资三、四个亿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制作和研发,同时还自主设计一些概念车型。

  “现在吉利的自主开发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从底盘到发动机的研发再到变速箱,自行研制的MR479Q系列发动机处国内同类机型的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成为国内第一款拥有自主产权的自动变速箱,此外还开发出从1升到3升全系列轿车发动机,每年开发2-3款新车。”吉利管理人士说道,“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之所以会邀请吉利不就是因为我们拥有的自主品牌和技术吗?”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像吉利这样始终高举自主品牌大旗的民营汽车企业,才使得中国的车市越加好看。为此,国家科技部在10月底还专门召开了一个“吉利现象——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研讨会”。

  就像李书福在会上所说:“吉利集团走进市场靠的是自主创新,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自主创新。”

  12万也好,200万也罢,正如钟师所说:“别听李书福在说什么,关键是看李书福在做什么,他的话经常就像烟雾弹,但他的动作却很值得关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