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蒙牛正因为其6年异乎寻常的增长而被视之为“传奇”。
“传奇”
这个“传奇”也正在被越来越纳入标准的公司体系,以越来越标准的商学院语言,来分析和描述它的异常惊人的“成功”,或者相反,准备宣布它的失败。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如何在相当短的时间崛起,成为领先公司,这在已知的商业史和企业史上,前赴后继,没有什么孤例,这很符合商业史上沉淀的成功法则。这样的道理即使在中国式的环境中,也绝非高深莫测,而且相当朴素,《21世纪商业评论》正在还原蒙牛最初的选择,这几乎定义了它目前的成功,在此就不再赘述。但蒙牛正在进入一个“标准照”的公司世界,即使它正在被作为行业的“领导者”被期待或要求。
我可以想象那些“标准照”,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蒙牛”,它的一举一动也越来越“标准化”了,越来越“普通化”了。或许这也是蒙牛所出生的那个北方城市,认为很高兴的事情,值得庆幸。
但我明白这不是完全真实的蒙牛。或许这与我刚好出生在离蒙牛不远的地方有关。
可以这样说,蒙牛被视为“传奇”,本身来自一种巨大的认知反差。它所出生的内蒙,完全出乎主流所熟知的公司世界,不要说排在第一位的欧美,或者其后的日韩,就是在中国连珠三角和长三角也算不上。不能不说,蒙牛自觉不自觉地获得了这种反差的商业效果。
西部故事:一个公司的源流
即使这一案例,足以说明商业精神和公司方法可以扩散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方,无远弗界。
但蒙牛首先真的是以一个混合着北方泥土、草叶、奶香,甚至牛粪味的西部故事开始。
一个公司的源流,与其发源地息息相关。而蒙牛是在呼和浩特出生的。
这个藏在大青山脚下的城市,是北方游牧世界与中原农耕世界千年以来冲突、交汇的历史最后杂交的城市。最终它的存在夹杂了历史的、传统的对权势和财富、荣誉的定义和在正史中难以体味的世俗,在经过逃难求生的山西人和发财致富的晋商的参与之后,演变成一个追求世俗利益成功的世界,那种生气勃勃的草根性,与生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