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索尼危机背后的成因

   2023-08-21 互联网2600


  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索尼没有问题。相反,在我看来,索尼不仅有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现在,大家把眼睛盯在索尼产品缺陷上,我认为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索尼的战略出了大问题,产品缺陷不过是战略缺陷的外在表现而已。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索尼这个模拟时代的英雄,已经显现出了几分暮气。以彩电为例,在大多数企业转向推广平板电视的时候,索尼却出人一意孤行地推广显像管电视;在大多数企业选择做液晶电视的时候,它却有点不识时务地推起了等离子电视。对主流产业发展方向判断如此不准,竟然发生在一个技术领袖型企业身上,简直不可思议。这一切只能说明:索尼老了!

  问: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危机事件,你觉得除了索尼方面解释的误会之外,有没有必然性的一面?

  答:如果连续发生多起偶然事件,这本身就是必然的。

  姑且不说索尼的产品和技术是否存在问题,就危机事件一再发生而言,索尼的危机管理至少是出了严重问题。一个媒体界的朋友告诉我,危机事件发生后,她想采访索尼公关事务负责人,对方竟然连续三天手机关机。我的朋友说,这本身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一个以“鸵鸟政策”应对危机的企业,是不可能不出现问题的。

  中国成长了,中国的消费者成长了,索尼却在原地踏步,这就是索尼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之一。

  我甚至认为,索尼危机不单是索尼一家的危机,更象是整个日系企业的集体性危机,一方面索尼对于日系企业来说具有符号意义;另一方面,别的日系企业这二年也是麻烦不断。有人说日系企业正在集体沉沦,“沉沦”二字也许并不准确,但是,却也说出了一个近似的事实。

  问:有人认为,日系企业的中国危机是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的经济表现,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你认为政治因素的影响大吗?

  答: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要说有多大,我也没有看出来。日系企业的危机,很大程度上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我注意到,在已经发生的多起危机事件中,索尼基本上都是一个被动、消极的角色,要么消极应对要么不了了之,几乎看不到一个国际大企业坦荡、诚实的风范,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