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网:您写作《卓越执行》这本书的目的来看,您认为这本书与其他执行力书籍相比,有何不同?
彭志强:《卓越执行》这本书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继美国版《执行》之后,讲述执行力主题的姊妹之作。当时我们也在想这本书怎样写,写成什么样的风格,这是大家当时讨论的焦点。那时主要有两种声音,一个是写得通俗点,很容易读懂,让读者有看故事的感觉。另外一种是写得有更多自己独到的观点,有很多工具可以供读者使用。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故事哪都可以看,案例很多地方也都有。对于一本书而言,只有独到的观点才是最宝贵的,只有真正能操作的工具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卓越执行》这本书的重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像一些书,很多篇幅都在讲故事。讲故事的书看起来很轻松,但看完后不会有太多提高,也不能指引读者去做一些事。
当然,我们要求的实用不只是实用本身,而是要建立在一个理论的高度上。在这本书中,有独到的观点,在独到观点的指引之下,又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这点来看,《卓越执行》区别于其他执行力书籍的地方,正是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紧密结合。
慧聪网:您认为本土企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提升执行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彭志强:我们有个逻辑,执行是什么?执行是意识、科学、意志、文化。有些关于执行力的书认为,执行是一种意识。意思是,执行力体现在你是不是有这种概念、理念,这种说法我们认为不太全面。最终而言,执行应该是一种文化。而在《卓越执行》这本书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执行是一种科学。对企业来说,执行力不是靠“想”就能打造出来的,而是需要用科学的方式去提升。这一点,也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执行力不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企业对待执行问题,更多的是停留在意识层,还没有上升到科学层面。所谓科学层,是要求企业靠流程控制,信息化,知识管理等管理科学,来提升组织的执行力。而中国企业在这块普遍比较薄弱,甚至接近空白,这也是中国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