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第二天早上要与斯塔特公司的顾问会面,凯洛格的心中就升起一股怒气。“我雇这些人来是为了完成一个简单明确的任务:在合并收尾阶段帮助双方将各自的政策和流程合在一起。”他愤愤地想,“但这些该死的顾问制造的麻烦比他们解决的还要多。”
回想起公司合并过程中的艰辛,凯洛格狠狠地用拳头捶打了一下椅子扶手。“这家公司的员工包括我一直在玩命儿地工作,我们不能眼看着两个乳臭未干的顾问到处给我捅娄子。如果梅耶还在,非把他们生吞活剥了不可。”
不甚理想的新伙伴
凯洛格回想起34年前和朋友兼合伙人莫特·梅耶经营凯洛格-梅耶证券公司的日子。尽管他俩都是证券方面的专家,但公司业务方面的决策主要是由凯洛格做出的,而梅耶则在建立一支由忠心、敬业的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方面卓有成就。他们一起携手渡过了重重难关和几次严重的经济衰退。创业不久,公司就赢得了证券业圈内人士的普遍尊重。
经过几年稳定的增长,凯洛格-梅耶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声誉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飞速的提升。“1987年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使其他证券公司都受到重创,而我们却知道如何应对。”凯洛格回忆当时的情况颇为自豪。多亏了他对市场的机敏洞察力,就在1987年大股灾发生前的三个星期,公司给客户的简报中建议客户把80%资金用于现金投资、20%用于证券投资。这一重要提示使得许多客户在关键时刻逃离了市场。股市风暴过后,凯洛格-梅耶又建议客户大量买入被严重低估的股票,使他们赚得了丰厚利润。这两个事件对公司声誉的提高远远大于公司过去25年稳健的业绩所起的作用。股灾之后的5年间,凯洛格-梅耶公司的客户群迅速膨胀,吸收了许多规模更大、更富有的客户。在梅耶的领导下,公司出色地利用了这一增长机遇,把地方分公司的网络不断扩大。
但很快,成功的甘甜之中掺入了苦涩。三年前,梅耶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凯洛格至今还能感到失去他的惋惜与痛心。“要是梅耶还在该多好,”凯洛格沮丧地想,“他最擅长处理这些人事问题了,他总能使公司上下齐心,让员工士气高昂。如果斯坦·卡彭特能有一些梅耶的人性化管理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