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大转变,来自与IBM“战略同盟”的建立。乔松说,PC这一入门级产品体现着IBM接触客户的“通路权”,并且PC是其全套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同时,联想也需要IBM的后续服务和融资以增强PC业务的吸引力,于是,原本打算自建IT服务体系与IBM们正面竞争的联想最终却和IBM绑在了一起。而这种上下游的合作关系被一些观察者看作是“联想成了IBM的PC事业部”。
然而,IBM在IT业的地位注定了会更加深远地改变联想的境况。易观于扬说,在软件业,IBM不仅本身成为了微软最主要的敌人,更是开源软件Linux最强大的支持者;在芯片业,自有Power产品线的IBM和AMD是英特尔最大的敌人,在两周前,IBM主导成立了开放性的Power全球联盟。而跟主导PC产业的Wintel联盟关系最近的戴尔、惠普两家,在服务器和IT服务的层面同IBM竞争激烈。如此格局下,跟IBM站在一起的联想,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可以左右回旋的“自由人”。
有心人可以发现,在今年8月,联想顶着英特尔撕破脸皮的指责,破天荒地同AMD达成合作共推“乡镇电脑”,而这款电脑也没有预装Windows系统。但是,即使承受了与Wintel联盟关系恶化的代价,却没有带来财务上的利益;联想第三季的财报显示,其消费电脑的营收和利润,无论是与前一季度还是去年同期相比,都不增反降。而这个举动,和剥离IT服务给亚信、成为TOP赞助商一样,都是在联想决定并购IBMPC业务的5月之后做出的,而柳传志把后两者清晰地解读成为并购做下的铺垫。
北大方正董事长魏新反复告诫,在被视为由Wintel联盟主导的PC业里,只作为下游组装商的中国PC制造企业没有前途。而来自东方高圣的评估指出,联想如果能够成功整合IBM的资源,则具有“颠覆桌面系统的Wintel铁血联盟”的可能。一位就读清华大学的MBA在网上评论,借助IBM的势力和这个蓝色巨人挑战微软和英特尔垄断的决心,联想有可能在将要到来的产业大博弈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他说:“联想敢于吊起自己来陪大象跳舞,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可能开始成为能影响未来PC产业格局的一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