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战略的业务流程重组与外包

   2023-04-12 互联网4040


  2运作效率水平低下的流程

  提高流程效率是公司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效率低下的流程。我们可以通过流程描述、调查问卷、数据对比等技术手段识别出效率低下的流程。

  (1)流程描述法

  通过对流程的系统视图进行分析,寻找整个公司系统中流程期望时间,一般说来,期望时间最长的那个流程可以首先纳入效率低下的流程范围,再考虑该流程的存在是否使得其他流程出现较长时间的等待等有关因素综合分析判断。

  (2)调查问卷法

  收集流程内各个成员的抱怨,从中分析流程问题所在,同时统计流程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转次数,从而判断流程的割裂程度。例如,审核与监控过于复杂带来过高的管理费用,其原因可能是流程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尽管有些审计、监控是必要的,但为此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则说明组织肌体功能衰退或管理者对员工不信任。为了提高审核和监控的效率,就应该彻底根除一些不必要的环节。

  (3)数据对比说明法

  此方法尤其适用于控制流程,从流程控制的目的出发,通过流程控制的实际结果与其他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流程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例如:在判断借物控制流程效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企业近几年的借物增长率与销售增长率进行比较,若发现前者远远大于后者,则说明对以促进销售为目的的借物行为控制不力,借物控制就被识别为效率/效果不佳的流程。

  比如,青岛啤酒1998年实施的流程重组,针对物流流程环节太多、物流不畅的问题,专门对物流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形成了高效的物流流程,大大地提高了青啤的核心竞争力。1999年,青岛啤酒再次登上业内榜首。

  3阶段性收益大的流程

  阶段性收益是指在一定周期内,重组后的流程所获得的收益减去重组所付出的成本和现有流程所具有的收益。不同流程重组方案实施的周期与条件是不同的,企业的BPR项目在充分注重战略发展目标和流程效率的前提下,应该追求流程重组的阶段性收益最大化。我们可以采用流程诊断分析表的形式,分析现存问题的主要表现、问题对业务的影响度、流程易实施易见效程度等因素,然后对阶段性收益进行测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