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老总权威诊断 为跨国公司危机号脉

   2023-04-12 互联网4130


  10.平时建立“信任银行”。

  “多做些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活动,以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要把‘商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贯穿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从而不至于把企业的‘产品危机’演变成‘道德危机’,彻底丧失公众的信任和信心。”赵军说。

  11.改变观念。

  “意识要变,要看到市场环境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在心态上要理性、客观。有些企业在出现危机以后,动辄封杀广告,其实这是不理性、不成熟的行为,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赵文权说。

  12.不要等待危机的带来。

  “平时要跟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能等到危机出现时才去找媒体。”赵文权说。

  13.从全球角度考虑危机的影响。

  14.员工、合作伙伴和政府主管部门都很重要。

  “危机发生后,要主动与主管单位沟通,告诉他们媒体的报道可能是失实的,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否则,主管单位只知道媒体上所说的话。合作伙伴和公司员工都很重要,要主动跟他们讲清真相。他们会把真相告诉更多的家庭和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会成为重要的发言人。”刘希平说。

  15.没有必要为一两篇报道汗颜。

  “一两篇独立报道,如果没有引起后续报道,其实对公司的品牌并没有太大影响。公司不必要引起惊慌。”刘希平说。

  ·【专题推荐】民营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专题推荐】家族企业:敢问路在何方?

  ·去【管理论坛】看看,与大家一起交流观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