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火线换帅10月已决定 渠道将更复合化

   2023-09-13 互联网2270


  联想正准备向国际一流企业进发,杨元庆为联想的此次征伐设立了方向

  杨元庆的回转年

  对41岁的联想董事会主席杨元庆来说,即将过去的2005年绝对是值得缅怀和回味的一年。年初,联想刚刚兼并了历史悠久的IBM个人电脑业务,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桩典型的“蛇吞象”游戏,人们在惊叹之余,也不禁为这位本土管理精英能否驾驭一家国际企业而捏一把汗。毕竟,就连他本人在聚光灯下宣布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也曾经禁不住满头大汗。

  但已决意重返PC主战场的杨元庆最终让怀疑的人闭上了嘴巴。11月1日,联想公布了2005/0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在合并来自原IBMPCD的数字后,集团营业额和毛利率都有上扬,表明新联想的整合工作基本步入正规。

  在公司首席执行官的人选问题上,杨元庆也再三斟酌,保持了理智和谨慎。去年选择斯蒂芬·沃德,到今年年底更迭为戴尔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杨元庆的两次选择都有着充分的理由。“第一阶段的整合工作已经顺利结束,我们成功将国际业务扭亏为盈,并且形成了非常统一的管理团队。现在我们进入了新阶段,就是更加高要求的驱动盈利性的增长,针对这样的目标,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候做这样一个CEO转换的工作,因此我们请来了阿梅里奥。”杨元庆表示。

  他将未来的目光投放在了印度、俄罗斯等新兴PC市场。“真正决定新联想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是否100%留住了老客户,而在于是否能成功进入那些收购前联想或IBM从未进入过的市场,这才是对手害怕的。”杨元庆说。

  惠普和戴尔可不愿束手就擒,它们都加紧了对这位新对手的围剿。原IBM渠道遭遇挖墙脚、“邮件门”事件、低价倾销,这些前所未有的困难向杨元庆接二连三地涌过来。杨元庆选择了稳定战略,他一方面指挥联想搭建新的组织架构,将公司分为联想中国和联想国际两部分,一方面下大力气进行公司整合,在并购交易宣布后,合作双方都在努力接受对方的企业文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