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赢二次出山,身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上次是集董事长与总经理于一身,现在只是“河南红高粱食品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显然,与第一次由于资本匮乏而非法“集资”导致失败不同,这次复出,红高粱的再造有了重大突破:从产品品种、制作工艺、市场定位到营销策略等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都有了质的变化。
复出的乔赢,与过去似乎真的不一样了。
不管什么人,只要与乔赢坐在一起,他就会没完没了地讲他的理念,讲他的红高粱,讲他的民族精神,他总力图让每一个与他接近的人像他那样,把红高粱视作自己的生命。在“乔士烩面”陪记者吃饭时,乔赢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临桌一个小朋友的筷子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他赶忙把自己多余的一双筷子递过去。一个客人吃了饭,找人打听怎么加盟,乔赢马上凑过去与其交谈,记下她的电话,并立即通知公司负责连锁加盟的经理,吩咐其尽快与她取得联系,满心是一个重任在身的商人对一线工作还未完全走上正轨的焦虑与补救。此时的乔赢44岁,然而大起大落、悲欢离合的商界人生,以及曾经痛苦迷惘的煎熬和近乎自虐的磨砺,已使他过早地两鬓斑白。
尽管如此辛苦,乔赢仍然走得不顺。准确地说,是一个又一个的打击接踵而来。
乔赢的硬伤
2005年3月22日,一个自称“毛酒酒业”董事长,名叫乔汝的人,带着一干乔赢的原高级助手,驱车专程从北京赶到河南,召开新闻发布会,狠揭乔赢是个“十足的传销大师”,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失败者”,“他先忽悠了一批人的钱,然后又用这笔钱去忽悠其他人的钱,拆东墙补西墙。”并断言:“乔赢在设计一个数字陷阱,吸引别人加盟,以此弥补自己的债务黑洞。”称红高粱的“东山再起”是个骗局,乔赢打着各种旗号搞什么加盟连锁,目的是试图从某些大企业和上市公司那里“圈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