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峰:从温州副市长到商海弄潮儿

   2023-06-15 互联网2950

  其实,早在1980年代末,黄卫峰还在温州拖拉机厂进行改革的时候,他就做出过惊天的大手笔:先让职工全员下岗,然后再竟聘上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说,当时那个企业已经病入膏肓了,如果没有大的震动,企业必死无疑。由于做过各种类型的企业,因此来到东北这样一个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黄卫峰对面临的困难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告诉记者,这里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都在准备之中,比起当初设想的难度要小多了。

  尽管改制后的哈高科在形式上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但它实际上仍存在国企的遗留和延续。如果民营企业能真正参与其中,搞活了这个企业,应该说也是国企改革的深化。黄卫峰告诉记者,如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明确的界线已经模糊了,这是一个进步。民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规范,国企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不断注入活力,最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标签就会逐渐淡化,最后终会走到一条道路上去。而民营企业把重组后的国有企业打碎再做回到民营企业初级阶段的做法,结果只能是失败。

  多换思想少换人

  很多时候,民营企业入主国有企业时,都会对国有企业进行较大的手术:人员大换班、制度大改革、产业大调整……仿佛不这样就不是重组。当然,对于病入膏肓的企业可以进行这样的大手术,否则企业就会死掉。可是这样的大手术对许多还有着一定基础的企业来讲,却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这从民营企业购并国有企业的前三年成功率不高的现状中就可以看出。

  黄卫峰说,治大国如同烹小鲜,治理企业也是一样,不能加大火猛烧。“多换思想少换人,妥善安置职工,择优上岗,改革分配制度,确定企业发展目标不变,迈小步不停步”才是他们目前最应该做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