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走过的道路,无论是从共产党创始到今天,哪一条是完全按照西方教科书上的、马克思教科书的理论。像我们搞企业管理也是,西方的管理好不好,好啊。他的理念你可以用,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但是这种方法、这种理念都得经过改造。你看看中国企业家成功的东西,基本原理大概是一样的,但和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对照,哪个跟他们完全一样?
所以过去总结毛泽东思想,说是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借鉴了西方的很多经济管理甚至政治上的理念,有些方法包括市场经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在世界上找不到中国的发展模式,但是中国成功了。搞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考虑西方上百年、几百年企业管理好的理念和好方法,我相信我们也不能成功。但是我们把这个方法、把这个理念完全照搬,我们不会跑到西方前面去。我们只有把这样一些理念、把好的办法结合中国公司的实际,创造自己的管理方法,才有可能和西方公司同台竞技甚至有可能打赢。
所以在思路上,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包括教科书讲的,永远做不到。我们收购,等二十年也等不来,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标志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所以按照西方MBA教科书走永远做不到。但是我们又不能等到我们工业化完成了,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到那个程度了再和人家较量。这就像当代中国既有工业化没有完成的一面,又有后工业化的一面,像知识经济中的高科技,要同时进行。一方面加快提高管理水平,包括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做和西方企业竞争的准备。
今天能走出去,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初叶,西方公司已经走了上百年。过去我们叫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源,已经两次,但我们今天已经来得非常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想什么都是很好的,哪怕有一块金子大家都叫你去拿,没有了!今天我们说走出去,就要树立要打硬仗啃骨头,走崎岖的荆棘小道。不能按常规出牌,要体现出创造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