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中国第二富豪的关系学

   2023-08-21 互联网2650


  由于家庭小工厂性质有了转变,被当时的所谓“打资部”进行了清剿。后来,据严的堂兄回忆,严在当时的大队和派出所补办了证明后,还是得以继续经营。

  经历了这次教训,让严介和深深懂得了在中国搞经济离不开政府的督导,他开始认识到学习政治与政策的重要性。

  红顶商人严介和

  太平洋集团内部很难理清其中的产权关系。

  严介和告诉记者,他最崇拜的人是邓小平,是邓小平给整个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机遇,严介和说:“我的运气始终都不好,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机遇。我的一生都是自己去寻找机遇、创造机遇。等待机遇的人是失败的;躺在机遇上沾沾自喜的人狭隘,只有善于自己为自己创造机遇的人才能成功。”

  1986年,严介和彻底放弃了教书改变命运的想法,来到乡里的水泥预制板厂,在办公室做起了临时工。次年,他以自己现在的老屋做抵押,承包了这个厂。此时全国的国企改革正进入承包经营责任制时代,对国家政策敏感的严介和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三堡乡,原来严介和承包的水泥预制板厂已经不存在了,在老乡指引的旧厂址处,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空地。

  对于做承包企业厂长的几年经历,严介和认为,“这段经历让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管理理论的缺乏,以前家庭小工厂的成功凭的不过是小聪明。后来又陆续兼并了几家小企业,搞得还不错。”

  而严介和真正的人生重大转折,应该是接触到基建工程行业开始的。1992年,严介和注册成立了淮安引江建筑工程公司。

  外界普遍认为,严介和的第一桶金来自南京绕城公路的系列涵洞工程,赚了800万。记者调查发现,这个说法来自于严介和本人。一位当年在淮安与严介和一同搞基建工程的老板告诉记者,“那时严介和没什么‘门路’,接到的一些小工程也都是经过几次转包以后才到他手里的,早已经没什么赚头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