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创富历程

   2023-02-10 互联网5180


  碰了一鼻子灰,年轻气盛的李书福无奈地回到台州。生产摩托车的希望落空了,李书福没有气馁,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经过调查,李书福发现镀铝装饰板材市场前景广阔,全国已有的2家生产厂,产品质量不理想,他果断决策,迅速出击,立即拍板上马。

  1991年,李书福开始了建材的生产,这次选择可以说是他事业腾飞的起点。李书福这样回忆道:“建材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去建材市场买建材发现的,我发现这个材料里面隐藏着很大的利润空间,这就是商机,那我们就要生产这个产品。中国第一张镁铝曲板就是这样出来的。后来我们生产铝塑板,也是全国第一张铝塑板的生产厂。”

  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引起了他的注意,但是这次投资却让李书福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一年的时间就让他损失了五六千万元,然而,倔强的他并不服输:“我不相信这是失败,我慢慢还会发展起来的,失败是成功的基础。”

  李书福的事业算是小有成就了,可那个生产摩托车的梦却依然藏在他的心灵深处。他在苦苦地等待着时机,而时机也悄然而至了。让人佩服的是,在失败的时候,面对新的投资决策,李书福的嗅觉依然极为敏锐,摩托车在后来果然成了吉利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天,李书福得到消息,杭州有一家国有摩托车厂快要倒闭了。他心里一动:何不与这家摩托车厂合作呢?我可以出资金,他们可以出生产权。李书福马上行动起来,他找到这家国有摩托车厂的领导,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协议。

  1992年,李书福的浙江吉利摩托车厂终于在历尽艰辛之后成立了。产品一面世,便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用李书福的话来说就是:“简直卖疯了!”

  也许是摩托车市场的狂热震撼了某些企业家,于是,他们蜂拥而上,都想从这个硕大的蛋糕中切一大块。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到1994年,全国摩托车厂林立,市场疲软。李书福的吉利受到严重冲击,产量和利润都大幅下降。在这群雄并起、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李书福冷静地思考、分析着,他发现没有一家摩托车厂生产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这一发现令他兴奋不已,“对,就生产这种摩托车。”他敏锐地抓住这一市场切人点,投人大笔资金,组织了一支精干队伍日夜奋战。不久,李书福终于开发出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这种摩托车一投入市场,就引起了轰动。订单如雪花般向吉利飞来。李书福说:“我们开发的是全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当然,这个过程有些也是老天决定的,但是你自己不努力,也绝不可能成功。在危机中,李书福终于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带领吉利飞速前奔。到1998年,吉利集团摩托车产量达35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