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里的华尔街精英

   2023-06-15 互联网3250


  然而,像世界上所有的强大势力一样,市场崩溃和大萧条都没能摧毁的华尔街神话,遇到的真正敌人却是来自于内部的停滞与腐烂。随着繁荣消失,大萧条开始,冰山掩盖下的欺诈丑闻不断被揭穿,华尔街精英突然惊觉,他们一直努力渗透和控制的政府要反过来监管他们了。

  随着《1933年分业法案》、《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颁布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成立,高贵的银行家们发现,晚宴餐桌上的小小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年代过去了,监管者要求的不是“绅士的正直”,而是繁琐的、一五一十的报表。

  《分业法案》导致投资银行业务与存贷业务分拆,更是使金融巨无霸们大伤元气,从此之后,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再具有摩根1901年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那种实力。监管、保护小投资者、反垄断,这些新词儿在华尔街不断回响,顶层的投资银行家第一次感到政府的手变得讨厌了,可这还仅仅是开始。

  从战前到战争期间,罗斯福政府对经济严格管制的做法使资本市场十分清淡,即使战争刺激生产的几年里,华尔街也并没分享到多少其他行业的繁荣。证监会主席位子上坐着的不再是金融家,而是一位严格而强硬的律师威廉·道格拉斯(此人后来在最高法院当了近30年大法官)。财政部长连续十多年都来自于建筑、农业、法律界,提高税收、增加福利支出的同时保持平衡财政、削减国债构成了这个阶段政府经济政策的主流,可想而知,这些清汤寡水的健康菜谱,让华尔街倒足了胃口。

  华尔街的权力式微,虽然有各种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市场对垄断金融资本深刻的不信任。市场在短期可能是盲目的,但在长期一定是理性的,这是所有投资理论的基石。那些蝌蚪似的、看上去可怜而无足轻重的小投资者和他们的亲友,不仅是构成市场的基础,而且还是投票给政治家的选民,他们的利益终归会被市场和政策表达。这一点,恰恰是华尔街精英无论怎么交游显要,或者变身高官,都没法相提并论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