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项目的执行力比想像力更重要。首先必须懂业务,其次必须非常清楚工作流程,最后,要计算好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没钱不能做,有钱不一定能做好。
叶估计:“今年俄罗斯空军飞行特技表演这个活动,扣除张家界自然增长速度,最少为张家界贡献15个亿。”
叶文智就是这样的一个永远不守常规的人。
很多年后,功成名就的叶文智站在北大讲坛上感慨:人成功的第一要素便是执着,一个人不能遇到困难就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目标一旦确立,要坚定不移。
叶文智认为,每个产品都要有自己风格,要把特性和个性张扬出来,别人做了的再做就没意义。即使是常规的宣传手法,也要做到与众不同。
新华美通的布道者
走过水土不服的阶段,新华美通——这个海外市场成功模式的翻版,正加速在中国复制。在Gregson和Williams看来,争取更大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一场急雨,并没有阻挡CharlesGregson来华的行程。2006年5月9日,这位美国企业信息通讯社首席执行官,坐在北京昆泰大厦的新华美通的办公室里,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地接受《市场圈》的独家专访。
上任13个月后,Gregson第三次到访中国。如果说前两次还带有观望、考察中国市场的意味,那么这一次,他已经对盈利的前景有了充分的把握。Gregson向外界明确透露,“未来6个月内,将继续加大在华业务的投资。”
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判断,Gregson的自信和大刀阔斧的进军,有着充分的理由。
复制“美国”模式
美通社创立于1954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稿件传播机构,它不仅改变了美国企业将新闻稿“由人工送至媒体”的形式,也实现了“同时送达多个媒体”。这一服务模式沿用至今,并且通过30种语言,可以将新闻稿件发布到135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美通在亚洲区域第一个进入的市场。2002底年,美通社和新华财经合作成立新华美通,核心业务依然是新闻稿发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美通特色,是既不属于新闻通讯社,也有别于公关公司的运作模式。正因为如此,定位于“专业新闻稿发布机构”的新华美通在中国,还未遇到直接的竞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