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派叶文智

   2023-06-15 互联网3190


  叶文智来自典型的平民阶层,父母都是长沙的工人、教师,不可能有优越的资源可供倚赖。八十年代,叶要生存,就得自己去创造机会。日后,“兵行诡道”渐渐成了叶的教条之一:不墨守成规,打破按部就班,要非常规,非标准。

  叶的履历也颇为杂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去做贸易,也就是那时带有几分歧视色彩的“倒爷”;有了经验,转做生产型企业,从国外引进设备原料,国内加工生产;此后,他又打过摄影器材的主意,涉足过通用航空。搞摄影器材,他赚了个盆满钵满;干通用航空,他亏得血本无归。

  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开始了旅游的创业。

  当时他代表通用航空去张家界处理一个直升机停机坪的遗留问题,旁人的一句无心话“政府连黄龙洞都想卖”被叶留意到了。从此,叶文智开始筹划和政府谈判黄龙洞的经营权问题。

  这就是一个无法按常理出牌的项目。

  1997年,卖什么,谁来卖,怎么卖……一切都没有先例借鉴。

  首先“买景区”,有没有个法律说法。建设部的《风景名胜管理条例》中明确说不能以租赁或承包的方式经营,所以委托经营似乎可以。但《合同法》里并没有关于委托经营的条款。如果委托经营的合同条款与国家法令法规相冲突,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承包经营法》。

  机会是创造出来的。“可见这种名称的设立是为了规避与国家法规条例的直接冲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土豆、洋芋、马铃薯’,叫法不同,但实际是一个东西。”叶总结。

  其次,年限、标的金额、职工安置、资产移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得和政府商谈。这也没有一个标准。

  结果,从1996年底到1998年元月正式接管黄龙洞,叶谈判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最终用5.275亿元取得黄龙洞50年的经营权,由此叶文智进入旅游业。

  虽然麻烦,但叶愿意做。他把自己定位在一个“邪派”。我们不做别人都做的东西,就要剑走偏锋,他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