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总性格太耿直了,他不愿做些‘活动’。所以,有些项目上的征地申请了三、四年,到现在都没拿到。”卓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干部支支吾吾地嘟噜。
河北省两院院士科技园曾是杨卓舒最为得意的项目之一。这是卓达集团与石家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作,旨在推动河北省科技发展、关怀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型项目。但这个项目等到封顶以后,据说住进去的却不是院士。
“老百姓们多次把我们从地里打出来,最后,这个项目活活被拖了好几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据他介绍,卓达公司有一次到某地搞土地开发时,农民竖起高音喇叭喊:”杨卓舒征地了,赶快种树啊。”然后在每一平米土地上种上很多棵拇指粗的小树,每棵要求补偿10元钱。
杨卓舒的脚正不自觉地从鞋中伸出来。对外不能明言,对内一言难尽,穿鞋的感觉,唯有穿鞋人自知。
“真像炼狱一般啊。”杨卓舒喃喃道。
“这是一场博弈。我倒要看看正直地办企业,最终会是什么结果。”杨卓舒突兀地说。
管理:“卓达的一草一木都姓杨”
工作狂的恶作剧
曾有记者问杨卓舒的弟弟:你认为你哥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他弟弟回答道:像他那样每分每秒都想着工作的人,不成功才怪呢。
杨卓舒则回答:“我的工作时间一天分为三个段:中午12点以前一个段,下午6点以前一个段,晚上2点以前一个段。我的身边必须有24小时常开的电话,你不敢保证哪一刻哪一时会出现什么问题。我是个铁打的人,跟着我的人必须三班倒,不然就累垮了。另外,我比别人消耗得多,没有人给我拿着水,拿点小饼干,我得熬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