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我讲个故事吧。古时候,有一个人在某个特殊情况下,被人推上前台,让他作了三军统帅。这个人糊里糊涂地上台后,看到下面黑鸦鸦一片,他大脑一片空白,甚至尿湿了裤子而不自知。可台下的人还以为这个领袖至高无上呢,久而久之,这个人也觉得作领袖不过如此。”
“那为什么你能赚到46亿,而不是别人?”
他扬起了眉头,“钱不是赚来的,钱是看来的。”
“比如‘造城计划’。虽然它是我们在2001年提出来的,实际上,我早就预见到石家庄将会扩大1到2倍,早就备好了项目策划。一个GDP在800亿元以上的城区,中心城市人口应在500万以上。河北有7000多万人口,按照中心城市辐射半径内的人口4%应在中心城市的原理,石家庄的人口也应在600万到800万之间。目前石家庄的人口只有220万,GDP已超过了1200亿。我们不是单纯地等机会,而是迎接机会。”
杨卓舒接着回忆:在1999年最后一天,他和几家房地产公司一起参加政府组织的地皮拍卖会。当时,谁也没注意到其中东区的一块地皮,更不想为了得到它答应政府在该地附近修马路的条件。可杨卓舒一眼相中了它,毅然买下,那块地正是现在星辰项目的第一期征地。
“我们买时一亩地仅用了5万元。那些人现在懊悔得要死,就算他们出价280万元一亩我也不会卖。“他的语气肯定而又得意。
“顶天立地”做企业
杨卓舒不会放过一块有前景的地,他更不会放过广阔的城市发展空间。同时,他的造城计划还泛着一层理想色彩:
“在河北造城市是配合了国家投资拉动政策,配合了国家城市化发展道路;”
“造城市的第一期工程着眼于为8万户农民解决就业问题;”
“造城市能改变传统意义上小城镇建设的思路……”
有报道称,服装产业园第一期用地仅400亩,就安置了2万农村女孩就业。这些人如果务农则需要4万亩土地来负载。
“企业是个连续不断、长久积累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常讲四个字:‘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企业发展方向要和国家的大趋势相吻合,走在前面; ‘立地’是脚踩着土地、踩在项目上。”杨卓舒第一次回答记者的问题时侃侃而谈,背挺得直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