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红:我更适合当诸葛亮

   2023-05-12 互联网3660


  孙先红每天琢磨得最多的事就是消费者心理对于一个营销事件的反应,“很多时候,一个营销事件如果沟通不好,就成假的了,到时无论你怎么解释也没有机会了”。

  就连澳大利亚学术代表团来蒙牛讲学,孙先红也要把这件事包装传播出去。“你要想方设法不断地和消费者进行接触,把消费者看成你的朋友”,这个很普通的事件经过蒙牛的传播,让蒙牛的形象一下子又得到了提升,消费者眼里蒙牛成了“与国际接轨,学习型的优秀组织”。

  “我不放弃任何一个能够跟消费者接触的机会”,孙先红觉得自己每天都充当着公司外脑的角色,只有跳出企业本身来与消费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市场才可能做得更好。

  不与广告公司“之乎者也”

  孙先红总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言论。

  在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的一次客户会上,孙先红发言的题目是——《到底谁围着谁转》,他的答案是企业也应该围着广告公司转!一时间,全场掌声雷动,孙先红说:“我知道你们在给我鼓倒掌,但是我想说的是蒙牛的确是在围绕着广告公司转而且得到了许多信息”。

  孙先红经历了一个企业的成长,也经历了企业与广告公司关系的变化过程。“很多企业做大了,跟合作公司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企业开始在态度上敷衍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再也见不着企业老总,更有甚者,什么之乎者也就出来了,拒绝的态度把很多关键信息拒之门外,这也是企业失败的先兆。”

  “我们不拒绝任何信息,早早地与广告公司接触,这样才可能提前策划出精彩的营销事件。跟大量的媒体广告资讯人接触,可能99%是无效的,但是我也不能放弃这1%的信息。”

  对于很多媒体的朋友,孙先红有种说不出的感激,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蒙牛遭遇着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全国几十个省会城市近100家报纸及大约170个网站,相继出现数百篇诋毁蒙牛形象的负面报道,而且势头愈演愈烈。“我是具体负责处理这个危机事件的,压力非常大,当时的蒙牛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的郭主任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无论风浪再大,央视与蒙牛一起向前!!!”。收到这条短信时,孙先红的眼泪就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了,当时屋时只有他和牛总两人,牛总给他拿了一条毛巾,孙先红就再也控制不住,痛哭了一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