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的下一步

   2023-09-13 互联网2410


  在东南亚,海尔已分别在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越南等国建立工厂,在新加坡建立贸易公司。在印度这个南亚竞争最激烈市场,海尔虽然没有设立生产基地,但已发展到近3000个销售网点。截至目前,海尔已进入了印度10大经销商中的8家。

  然而,张瑞敏还是保持着清醒。他认为,在全球化运作能力方面,海尔还不具备跨国公司那样的全球市场网络和全球化竞争的素质。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张瑞敏称,2008年海尔计划在美国再设立第二家工厂,可能从事中央空调的生产。随后,将再设立一家生产洗衣机的工厂。“在美国创自主品牌,尽管非常艰难,但我们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说这句话时,正是今年4月10日海尔集团与NBA全球性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上。海尔成为第一个赞助NBA的全球家电品牌,意欲加快成为美国主流品牌的步伐。此前,海尔的广告牌也曾经出现在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场上。

  到2010年,海尔还打算把在海外投资的工厂数至少从现有的13家增加到20家。特别是加强在中东和南亚地区的生产能力,收购一家印度冰箱制造商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

  而在巴基斯坦这个海尔已在中高端市场占据35%左右市场份额的国家,史志远的目标是:“在南亚创出海尔的顶级品牌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就是南亚区域的张瑞敏。”

  “海尔的立足点还是要独立自主做品牌”

  ——专访张瑞敏

  GE现在回过头来看,在美国这样的高成本国家设厂值不值?

  张瑞敏:外界对海尔到美国设厂的理解是笼统的。海尔之所以在美国设厂,是为了创品牌,产品如果都是在中国设计、中国生产,我就永远也创不出来。打个比方说我在中国做西餐送到美国去,你再怎么做也做不像,我只能是用美国的原材料,聘请美国的厨师来做出地道的西餐。海尔在美国是生产高端,量很小,只生产一二十万台,但我每年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中低端冰箱则是100多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